1.折價券的製作。
折價券,可以設計成任意大小或各種不同的外形變化,然而對廣告主而言,通常喜歡照紙幣大小形狀來印制。因為此種形狀的折價券,易於被消費者、零售商和促銷公司處理與辨認。當折價券本身並不特殊的造型要求或限制時,其首要原則就是:“如果你要是一張折價券,就應該把它做得像張折價券。”因為用任何文字技巧或俏皮詞句等無謂的賣弄,只會令消費者更覺不知所云,混淆不清,進而減弱了折價券的使用效果。
折價券的信息傳達應清晰、響亮以引人注目。折價券的內容應用簡單的文字對消費者和零售商說明使用辦法;折價券的限制範圍,最好加上一小段極具銷售力的文案訴求以鼓勵消費者多多運用。此外,應該特別注意的是折價券背面的文案中,應醒目地注明折價券的有效期限,使人易看易讀,以幫助零售商防止過期的折價券的誤兌。
2.折價券的兌換率。
使用折價券促銷較難預測消費者的反應,產品折價券的兌換率是促銷活動中最難確認的一件事。往往由於缺乏實際的活動訊息,在兌換預算的擬定上問題重重。其他的考慮因素,包括折價券的面額、運用時機、各品牌分攤比例、分送方式。競爭態勢及媒體選擇等綜合因素,這就導致折價券的可能兌換率難以估計。上述問題影響了整體活動,經費預算和分配在初期就很難定案。基於此,只能運用一般常規、經驗法則以及以往的經驗來作為判斷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