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在摩托罗拉公司负责调查手机用户增长率的时候,委托的研究公司只调查1200个用户,就算是代表全中国了。
这就是做生意。做生意不是做逻辑推导,不是把所有的东西搞正确后再干,而是差不多了就行动。在执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速度。速度逻辑所包含的两层意思是:行动先于结果;行动修正结果。
惠普公司在最近的再次兴盛中也证明了速度逻辑的力量。1998年6月,惠普公司公布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当年的增长率只有3%,而在两年前还达到了30%。公司同时还宣布,2000多名是中高级经理暂时减薪5%。这是惠普公司历史上伤心的一页。为什么会是这样?从宏观经济来看,基本的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与PC行业的价格战。但华尔街分析师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质疑为什么在同样的情况下,戴尔、IBM等公司却没有下滑到如此低谷,为什么惠普公司的适应力比其他竞争者迟缓?当时新上任的CEO卡莉对此的回答是:惠普的问题出在惠普自己身上。在过去的60年历史中,湛普是通过强调品质卓越、强调尊重员工获得成功的,但在信息经济时代,惠普却因为过分地追求品质与员工共识,牺牲了决策与行动的速度,在网络经济中失去了先机,所以,显得处处被动。为此,卡莉在惠普公司提出了著名的速度逻辑:先开枪,后瞄准!过去我们的新产品,是要在各方面都要达到95分以上才推出,现在我们应当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了,产品做到80分就应该推出,然后再求慢慢改进。
对于这一速度逻辑,卡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你滑水冲浪,要保持一个速度才站得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我们很难精确地抓住行进路线,何我们不能为了抓住路线而将速度放慢。网络的时代,要抓住速度,才能进入克争的门槛!在我们的脑子中,做事情应当是“先瞄准,后开枪”,所谓“谋定而后动”!但惠普总裁卡莉给我们上了一课。她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惠普“先开枪,后瞄准”。事实上,当卡莉进入惠普之后,发现惑普的确很优秀,人才济济、技术卓越、品质出众。但业绩为什么不好呢?问题出在市场上,由于有太多的人在追求瞄准的精度,结果惠普的行动总是比市场慢好几拍0但每个人对此都有各自的理由:没瞄准好,怎么能随便开枪?“什么才叫瞄准好?”卡莉反问。高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就像滑水一样,如果你想站稳,你就要有足够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