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了,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如何在这个公司得到发展?相信很多职场新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如同已经着陆的蒲公英一般,对于平台的选择已经过去,如何能在或贫瘠或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才是目前面对的迫切问题。
什么是“问题式成长”?我认为可以看作是在口常工作中,新人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锤炼各种职场技能,最终达到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目的。
工作是什么?抛开劳资关系不说,我认为可以看作是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例如,周杰伦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创作出更加符合潮流的旋律;吉米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做出令顾客满意的造型;刘谦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观众更加瞠目结舌等等。如果把工作看作是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也正是新人从懵懂到成熟的过程:在解决问题时,新人需要应用各种能力,如判断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等,当新人不具备这种能力时,问题的急迫性会带来压力,这种压力在很多时候能刺激新人提升某方面的能力,从而适应解决问题的需求。例如,1985年,后来被人们称为“打工皇后”的吴士宏在面试IBM时,面试人员曾问她会不会使用打字机,从未打过字的她回答说“会”。面试出来,她马上借200多块钱买了一台打字机,不分昼夜狂练了两个星期,终于在入职前学会了打字。
在工作的过程中,问题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有时候,是问题找上人。比如,领导安排下来一个任务,限期完成,那么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甚至是出色地完成任务,就是一个很急迫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办法回避,考验的是个人的责任心:肯负责任的人会努力去完成任务,其间就会提升一定的能力;缺乏责任心的人可能会选择逃避,推脱责任或是蒙混过关了事,不肯花费心思。这样的两种人,如果不考虑其他背景的话,前者显然会更加迅速地成长,也会逐渐崭露出头角。但总体来讲,让问题找上门来,是一种被动的方式,需要获得领导的信任,也需要等待时机。
另外有一些时候,是人找到问题。同样是工作,有人浑浑噩噩每天熬时间,有人却在用心观察和发现,发掘出一些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小到如何充分利用打印纸,如何加快word的排版速度等等,大到发现一个产业的机会,如同马云发现中小企业的交易存在障碍,进而发掘到中国的(BusinessTOBusiness),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如同江南春发现等待中的人群会感到无聊,从而创建分众传媒,让“传媒(广告)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在找到问题的时候,是一种主动的方式,可能激发创新,开创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