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单位后,我在写作上投人了大量精力和热情,因为这是我从小到大的至爱。几个月后,我的名字终于变成了铅宇,一时间我成了单位的“名人”。自那以后,大大小小的会议上经常能听到领导的表扬,走在公司的办公区里时时能感觉到同車们羡慕的目光,就连总经理办公室写材料也叫我去帮忙。可好景不长,因为我有了一个竞争对手。
去年7月,我们单位新来了一名行政助理,他的写作水平很高,听说毕业前已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很多文章,秘书们一有空就围在他的身边问这问那。看到这些昔日属于我的礼遇被别人硬生生地夺走,往日里趾高气扬的我,心里充满了嫉妒和怨恨。那时,我常常默念“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品尝着其中饱含的不甘与无奈。失意的我,开始有意无意地说他一些坏话,貶低他的写作水平。最初,同事们将信将疑,与他疏远了一些。可没多久,他的作品频频见报,大伙儿投向我的眼神似乎变了,甚至对我敬而远之。我愈发痛苦,怎么就敗给一个初出茅庐、年龄比我小的对手呢?不!不能接受!拼尽全力也一定要打敗他!可再努力也还是不尽如人意,自己的基础确实不行。想来想去,最后我有了一个主意……
一天中午,我找到了自己的对手小陈。当我说明来意后,他并没有以胜者自居,而是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并毫
无保留地将他的写作经验和心得讲给我听,逐字逐句修改我的稿子。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遇到写作上的难题向他求教时,他都不厌其烦地与我探讨、切磋,并为我指出问题和注意事项。随着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的稿件见报率节节攀升,眼看要赶上他了。就在不久前上级组织的一次经验汇报会上,我们这两个昔日的“对手”联袂撰写的材料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为单位争得了荣誉。可这时,我终于受不了
内心愧疚的煎熬,将自己的初衷——打敗他五一十地
说了出来。出乎意料,他什么也没说就原谅了我。我说今后再也不把他当做对手了,可他说不:如果不是我们把彼此作为对手,又怎能激励自己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大的进步?
听了他的话,有些吃惊的我想了很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道理:尊重对手就是尊重自己。只有看到了对手长处的人,才能真正展开对彼此都有益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