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说中小企业主们缺乏有关“没有调查过,就没有发言权”,基于数字和事实分析说话的认识,相反的是,他们在很多时候对这些都非常的重视。如:在听取销售人员、经销商对某个区域市场的分析时;在察看广告公司的提案时。
这实际上说的是,当他们在要求部下和合作方注重调研分析的时候,却忘了自省:
·自己有好久没有去终端看看了?
·有多久没有要求和没有看到销售部、市场部、企划部及经销商有关市场调研及分析的报告了?
·为了看到这些报告,自己又对公司各相关部门提出过什么样的强制性要求呢?自己又要求出笼过相关的执行、检查及考核政策吗?
·那些报告可信吗?
·看了那些报告后,自己又召集过相关人等,研讨过如何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吗?
没有?!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使许多中小企业的市场决策及反应机制,相对大企业的官僚现象走向了另一端的悬崖,变得相当的缓慢,甚至会因为“拍脑袋”过多出现方向性的偏差。如:“鸡蛋碰石头”的与强势品牌发生正面冲突;乱不清自己的营销短板到底在哪里,甚至出现“扬短避长”的情况;等等。
批判中小企业营销“自杀”病(下)
这都是些普通的问题,但成败的区别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