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暗示了公司的一种潜在文化和行事规则,往往 只有老员工们才能深刻领会。如果对此尚不了解,那么不妨多 请教资深同事,同时记住:你既不能把自己的上司不当回事, 也不能把他们的话真正当回琪,执行起来也得有弹性,有时你 的确需要“装糊涂”。规则告诉我们要用耳朵听话,用嘴巴沟通;潜规则 却说要用脑子听话,用眼神沟通。
案例:孙小明刚进公司做计划部主管时,除了工资,就 没享受过另类待遇。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得知行政主管赵平的手机费竞然是实报实销,这让她很不服气!想到赵平天天 坐在公司里,从没听到她用手机联系工作,凭什么就能报通 讯费?不行,她也要向老板争取!于是孙小明借汇报工作之 机向老板提出申请,老板听了很惊讶,说后勤人员不是都没有通讯费吗? “可是赵平就有呀!她的费用实报实销,据说还不低呢! ”老板听了沉吟道:“是吗?我了解一下再说。”
这一了解就是两个月,按说上司不回复也就算了,而且孙小明每月才一百多块钱的话费,争来争去也没有啥意思。 可是她偏偏就和赵平较上劲了,见老板没有动静,她又生气又愤恨,终于忍不住和同事抱怨,却被人家一语道破天机:“你知道赵平的手机费是怎么回事?那是老板小秘的电话,只不过借了一下赵平的名字,免得当半个家的老板娘查问。就你傻,竟然想用这事和老板论高低,不是自找麻烦吗? ”孙小明吓出一身冷汗,暗暗自责不懂得高低深浅!怪不得老板见了自己总皱眉头!从此她再也不敢提手机费的事, 看赵平的时候也不眼红了。一味地追求公平往往不会有好结果,“追求真理”的 正义使者也容易讨人嫌。
有时候,你所知道的表象,不一定能成为申诉的证据 或理由,对此你不必愤愤不平,等你深入了解公司的运作文 化,慢慢熟悉老板的行事风格,也就能够见惯不怪了。规则告诉我们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潜规则 却说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