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作品。对这类极为重要的作品必须进行认真的界定。二流著作和文章既有专业人士写的,也有学术界人士写的。专业人士和学术界人士所写的著作数量大致相等,而就所写的文章来看,前者要比后者多。我认为二流作品一般有下列4个特征:
1)绝大多数情况下,,而不是把这一领域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
2)这类作品多是实践性的而非理论性的,因此作者会出版或再出版一些用来说明最初资料来源的解释性作品。
3)他们承认作品中所讨论的问题存在争议,但他们一直力求在这些争议中探求一种观点。换句话说,这类作品是评判性
的和解释性的,虽然读者可能不会完全接受其所有的阐述。而
我所读过的大多数这类作品给我的真正印象是,其中的讨论都是有资料根据的,包括其中的分析和归纳,一般都非常有条理,并且作者都用他们在这一领域直接经历的一些事例来支持他们的论述。
4)这些作品写的都很不错。这种评价本身可能有点不太寻常,稍后我对我自己的这本书进行一些详细评论的时候,将更清楚地解释这个问题。
好的二流作品比较少。我确信,有大约20部著作和200篇在专业和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可以归入此类作品中。在此,我并不想列出这些作品的名称,但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曾对二流作品进行了广泛的引用,读者将会在每章结尾注释中见到很多这类书的书名。虽然这类书籍中有很多在论证过程中都提到的包装类商品,但缺乏对这一领域较为严肃的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对应)。专门进行实证研究的唯一一部作品,是埃伦伯格(Ehrenberg)所写的著作,这本书虽然意义重大,但研究面很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