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样来构建研究的框架可能会更好一些:首先简要地研究品牌孕育形成期的影响因素;然后我们再研究一下品牌成长和成熟期的影响因素。因此,我在本章先暂不讨论上面所列出的某些问题,而将它们延至下一章。极为重要的两个因素
论;但这并不表明我认为这些因素对品牌的孕育和形成没有影响。实际上,这些因素对品牌的生命周期有着长期影响。因此,把这些因素与处于成长中的品牌联系在一起讨论,会更恰当一些。促销是持续的垄断性价格竞争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为了使消费者重复购买某种品牌,生产商要利用广告来建立品牌的附加价值。
前几章的论述是:对于德国人所崇尚的那种品质—“手感”(这种犀利地觉察出哪一种品牌能够成功、哪一种品牌不能成功的能力是可以锻炼出来的),读者要加深对它的理解,并且获得这种能力,就要首先了解并熟悉这些一般模式。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某生产商正计划把其开发的某个新品牌打入
某个市场,而在此之前,其竞争者的品牌已成功地进入了这一
市场(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战略,有时被称作“模仿战略”)。这名新进入者首先应该了解到,如果它的新品牌的功能与最先进入市场的那种品牌的功能相同,那么这种模仿的品牌肯定会失败。但是,假设这种新品牌至少能对某些消费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功能优势,那么,这一生产商所推出的品牌将不会在还未进入市场前就遭到失败的命运。对一般模式的了解,可以使它立即感知到销售目标将来的可实现性(而不是可期望性)有多大。这家新进入市场的生产商也许希望,它所推出的那种品牌的销售额能达到先进入市场的那种品牌的销售额的2/3,但是它要知道,三年后“步人后尘”品牌的市场份额,可能只占先进入市场的那种品牌市场份额的47%,而非66%。